搜索
首页 《好事近·丝管闹南湖》 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

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

意思:丝管闹南湖,湖上游览时晚了。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好事近·丝管闹南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南湖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游湖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诗人用“丝管”形容音乐声,用“闹”字形容声音的嘈杂和热闹,描绘出南湖游船上热闹的音乐和醉人的气氛。而“时晚”则暗示了游湖的时间已经接近傍晚,为后面的“独看小桥官柳”等情景做了铺垫。 “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诗人独自站在小桥上,看着柳树,心中充满了无言的悲伤。这里的“独看”和“泪无言”都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悲伤,而“偷满”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诗人坐在船中,看着周围的人唱歌喝酒,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这里用“谁唱”和“红妆劝金盏”描绘出船中热闹的场面,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这里的“物是”和“人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负东风心眼”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湖的景色和游湖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
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
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
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南湖

    读音:nán hú

    繁体字:南湖

    意思:一名鸳鸯湖。在浙江省·嘉兴县城东南。湖中有烟雨楼,为当地名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沪迁此继续举行。
      ▶清·王士禛《叶讱菴自吴中寄予长歌奉答》:“放鹤朝从西鹿归

  • 丝管

    读音:sī guǎn

    繁体字:絲管

    意思:(丝管,丝管)
    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入则歌姬舞女,击竹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
      ▶唐·杜甫《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