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
泪咽却无声。
意思:
泪咽却没有声音。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全文赏析
【注释】:
相关句子
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
--
出自《十二时歌》作者:[宋]释印肃
万籁寂无声。
--
出自《南乡子 冬夜》作者:[宋]黄升
书无声。
--
出自《梅花引 中州乐府》作者:[元]王特起
天运渺无声。
--
出自《水调歌头·尚记春归日》作者:[宋]魏了翁
高唱无声曲。
--
出自《步步高》作者:[宋]无名氏
陇水冻无声。
--
出自《同庾信答林法师诗》作者:[隋]江总
院静无声。
--
出自《松梢月·院静无声》作者:[宋]曹勋
恨无声。
--
出自《酒泉子·清夜将分》作者:[宋]管鉴
银汉悄无声。
--
出自《梦游仙/戚氏》作者:[宋]张鎡
有时清泪咽。
--
出自《谒金门·山吐月》作者:[宋]辛弃疾
对着灯儿泪咽。
--
出自《惜分飞·候馆天寒灯半灭》作者:[宋]柴元彪
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
出自《唐多令 感怀》作者:[清]徐灿
一夜微霜飞木叶,数行清泪咽胡笳。
--
出自《秋兴,三叠前韵》作者:[近代]宁调元
多病却无气力。
--
出自《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作者:[宋]姜夔
草色遥看近却无。
--
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作者:[宋]苏轼
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
--
出自《马蔺草》作者:[明]吴宽
虽有种瓜事,却无锄草金。
--
出自《仁静山房为孙君赋》作者:[宋]刘黻
未贫犹有易,屡旱却无田。
--
出自《寄解性存》作者:[宋]刘黻
刺多疑有妒,艳绝却无媒。
--
出自《庭中千叶玫瑰今春盛发烂然可爱因赋一章寄上》作者:[宋]李至
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
--
出自《荆山夜泊与亲友遇》作者:[唐]许彬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
出自《白鹤吟示觉海元公》作者:[宋]王安石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
出自《白鹤吟留钟山觉海》作者:[宋]苏轼
色不是色,声不是声。
--
出自《偈颂一百零二首》作者:[宋]释绍昙
况复山泉声,声自如鸣琴。
--
出自《鸣琴泉》作者:[宋]李廌
长丝弦声缓,短丝弦声急。
--
出自《白头吟》作者:[明]黄肃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
出自《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作者:[现代]毛泽东
诗句原文
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无声
读音:
wú shēng
繁体字:
無聲
短语:
寞 门可罗雀 空荡荡 落寞 萧条 背静 冷冷清清 冷静 冷落
英语:
noiselessly
意思:
(无声,无声)
无声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