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筑室以乏金小辍》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

意思: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苔。

出自作者[宋]葛立方的《筑室以乏金小辍》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处境和心境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身在异县、囊中空空、官职卑微、技艺被停等困境,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苦闷。 首联“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描绘了诗人的漂泊生涯和隐居愿望。“萍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境况,“小隐卜清苕”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清净之地隐居的愿望。 颔联“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困境。诗人囊中空空,甚至连史书都无法购买;而官职卑微,更无法赎回貂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困境,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苦闷。 颈联“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困境。诗人比喻自己的技艺被停,如同伐木者砍断了江潮,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技艺无法施展的无奈和痛苦。 尾联“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希望有像王司马这样的朋友,能够带着钱来帮助自己度过困境,但现实却是没有这样的朋友,只能独自面对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困境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
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
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
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葛立方(?~1164),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关键词解释

  • 小隐

    读音:xiǎo yǐn

    繁体字:小隱

    意思:(小隐,小隐)
    谓隐居山林。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宋·陆游《寓叹》诗:“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

    <
  • 萍踪

    读音:píng zōng

    繁体字:萍蹤

    英语:track of a wanderer

    意思:(萍踪,萍踪)
    浮萍的踪迹。常比喻行踪飘泊无定。
      ▶元·萨都剌《秋日池上》诗:“飘风乱萍踪,

  • 隐卜

    读音:yǐn bǔ

    繁体字:隱蔔

    意思:(隐卜,隐卜)
    猜详,猜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点金石﹞醉后失去,隐卜当在君所。”

    解释:1.猜详﹐猜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