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
意思:不为世人所熏,直接进入玄的寂寞。
出自作者[宋]高似孙的《栖霞宫山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通过对山中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玄理的追求。
首联“山栖极造理,其北恰岚壁。”描绘了山居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极造理”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而“其北恰岚壁”则描绘了山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颔联“下吞泉数斗,中有蒲数脊。”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泉水和蒲草的喜爱和赞美。其中,“数斗”和“数脊”表达了泉水之多和蒲草之茂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颈联“岩留未化雪,竹迸将崩石。”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其中,“未化雪”和“将崩石”描绘了山中的奇特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几联,诗人开始表达自己对玄理的追求。“不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玄理的追求。“道人无一吝,近我如相识。”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道人的亲近和信任。“忽然问周易,再三说太极。”则描绘了山中道人对周易和太极的理解和阐述,表现出他对玄理的深入探究。
在语言风格上,这首诗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玄理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如“泉数斗”、“蒲数脊”、“未化雪”、“将崩石”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林生活和追求玄理的诗歌,通过对山林美景和山中道人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玄理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