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行适兴》 天知一舸过扶胥,排办千山作画图。

天知一舸过扶胥,排办千山作画图。

意思:天知道一艘船经过扶胥,排好千山作画图。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舟行适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知一舸过扶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作品。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的题目就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印象,让人期待看到一幅由船只、山峦、暮霭、秋光、水月、云星等元素构成的壮美画卷。 首联“天知一舸过扶胥,排办千山作画图”,诗人以一种自负的口吻,似乎认为天知道他这艘船将要经过扶胥,于是唤醒了千山万水,准备好了这幅大自然的画卷。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 颔联“暮霭催诗归彩笔,秋光入酒透冰壶”,诗人将自然景色与文学、酒文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诗意的氛围。暮霭如催诗的笔,催生出诗人心中的诗篇;秋光如酒,晶莹透澈,令人陶醉。这里诗人又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思绪紧密相连,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篙头点水月破碎,云脚行天星有无”,诗人描绘了更为细致的景象,他以篙头点水,破碎月影荡漾;云脚飘过,星光隐现。这里诗人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动态的水月破碎,又有静态的云脚行天,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尾联“岸柳江枫共招手,西风吹我出贲隅”,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岸柳江枫拟人化,它们在招手邀请诗人欣赏美景。而西风则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诗人用它来表达自己要走出贲隅,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知一舸过扶胥,排办千山作画图。
暮霭催诗归彩笔,秋光入酒透冰壶。
篙头点水月破碎,云脚行天星有无。
岸柳江枫共招手,西风吹我出贲隅。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千山

    读音:qiān shān

    繁体字:千山

    意思:
     1.极言山多。
      ▶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
      ▶宋·王安石《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 作画

    读音:zuò huà

    繁体字:作畫

    英语:draw a picture

    意思:(作画,作画)
    绘画。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漫画而又漫画》:“我才知道画家作画时候的调色、配色之类,都

  • 画图

    读音:huà tú

    繁体字:畫圖

    短语:画 图 美工 图案 丹青 图腾

    英语:draw

    意思:(画图,画图)

     1.绘图。
      ▶《庄子•田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