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巫山枕障》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意思:朝云夜入没有走的地方,巴水横天不再流。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巫山枕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通过对巫山、白帝城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描绘了巫山的雄伟高耸,如同被画在高处的屏障一般。同时,诗人也点出白帝城所处的地理位置,紧靠江边,随着秋天的到来,城边的树木也染上了秋色。这两句诗将巫山的高耸、白帝城的地理位置以及秋天的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巫山的景色。诗人用“朝云”来象征巫山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在夜晚,“朝云”入山,无处不在,表现出巫山的神秘和美丽。而“巴水”则象征着流淌不息的江水,但在诗人看来,它似乎不再流动,仿佛凝固了一般。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也使得诗的主题更加突出。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视角和艺术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朝云

    读音:zhāo yún

    繁体字:朝雲

    意思:(朝云,朝云)

     1.巫山神女名。
      ▶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2.人名。
      ▶北魏·

  • 无行

    读音:wú xíng

    繁体字:無行

    英语:be a man of loose conduct

    意思:(无行,无行)
    I

     1.不复他往。
       ▶《仪礼•聘礼》:“宰夫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