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暝色》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意思:暮色千村静,远峰带浅霞。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暝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自得的生活。接下来,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赏析: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这句诗描绘了乡村夜晚的静谧,千村万落都沉浸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安静。远处的山峰在淡淡的晚霞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色图。 “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扛着锄头从别墅归来,为了生火取暖,向邻居讨一些火种。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朴素生活,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融洽。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夜晚的氛围。虽然鼓声稀疏,但诗人依然能够听到,说明时间已经不早了。昏暗的灯光下,字迹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仍然坚持学习的精神。 “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小轩中感受到的凉意,于是起身浇灌兰花。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兰花的关爱,也体现了他在寂静的夜晚中自我调节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自得的生活。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关爱。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和谐、朴素、自然的感觉,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
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暝色

    读音:míng sè

    繁体字:暝色

    意思:暮色;夜色。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杜甫《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