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会个中意,犹把汉身谩度量。
意思:当时人不参加个中意思,还把汉身地度量。
出自作者[宋]释慧方的《颂古三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佛教中关于法身、报身、化身的理解和讨论。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三种不同的身形,并以此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在佛教中,法身、报身、化身是三种不同的身形,它们代表了佛陀的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法身是佛陀的内在本质,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永恒存在。报身则是佛陀通过修行和证悟得到的果报,它是在世间显现的佛的身形。化身则是佛陀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的身形,它可以是任何形式,包括人形。
这首诗中的“三种病兮二种光”,可能是指人们在理解和表达这三种身形时遇到的困难和误解。这里的“病”可能指的是误解和困惑,而“光”则象征着真理的光芒。
“法身於此露堂堂”表示法身是超越一切形式和束缚的,它在此处显现,揭示真理。这是对法身的赞美和崇敬。
然而,“时人不会个中意,犹把汉身谩度量”则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批评。这里的“时人”可能指的是那些对佛教教义理解不深或者误解的人,“汉身”则可能指的是化身,他们还在用化身来度量佛陀的存在,这是对他们的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度理解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对教义理解不深的人的批评和遗憾。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真理的追求和误解的困惑,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