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动银屏。
意思:疏影动银屏。
出自作者[宋]张鎡的《风入松·芳丛簇簇水滨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首先,诗中描绘了水滨丛生的芳香丛生,午风清新的景象。“六花大似天边雪,又几时、雪有三层。”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六花”比喻雪花,并描绘了雪花的美丽和厚重,同时又通过“三层”的描绘,展示了雪花的丰富和层次感。这种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雪花在阳光下闪耀的美丽景象。
其次,“明艳射回蜂翅,净香薰透蝉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芳香丛生的景象,同时通过“明艳”和“净香”等形容词,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蜂翅被花明艳的光线照射,蝉声被花的香气所熏透,这些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
然后,“晚檐人共月同行。疏影动银屏。”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下人们与花枝共行,花枝的影子在银屏上摇曳。这种景象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最后,“指尖轻捻都如玉,听画栏、高啭流莺。”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的动作和听觉感受,他轻轻捻动花枝,仿佛花枝像玉一样温润;他听到高啭流莺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从花枝中传出来的。这种细腻的描绘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它通过比喻、细节描绘和动作、听觉的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相关句子
- 依旧小窗疏影,-- 出自《一萼红 赋红梅,次郭南湖韵》作者:[元]陶宗仪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雪径深深》作者:[宋]王十朋
- 承当疏影横斜。-- 出自《清平乐 赋杏花》作者:[元]王庭筠
- 疏影黄昏月。-- 出自《虞美人·角声吹散梅梢雪》作者:[宋]谢逸
- 冷浸扶疏影。-- 出自《菩萨蛮·日长庭院无人到》作者:[宋]姜特立
- 暗香疏影。--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疏影微香。-- 出自《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作者:[宋]苏轼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雪里芳丛》作者:[宋]无名氏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破萼江梅》作者:[宋]无名氏
- 疏影黄昏。--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 年年索尽梅花笑》作者:[宋]辛弃疾
- 掩银屏。-- 出自《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作者:[宋]卢祖皋
- 掩银屏。-- 出自《江城子·夜香烧了夜寒生》作者:[宋]曹良史
- 银屏十二。-- 出自《齐天乐·辘轳声破银床冻》作者:[宋]洪瑹
- 银屏悄。-- 出自《摘红英·东风冽》作者:[宋]赵汝茪
- 银屏生晓寒。-- 出自《湘灵瑟》作者:[宋]无名氏
- 倚银屏。-- 出自《长相思 别意》作者:[清]徐灿
- 小银屏。-- 出自《江城子·晓参垂户宿酲醒》作者:[宋]吕渭老
- 银屏梦觉。-- 出自《垂杨》作者:[宋]陈允平
- 银屏绣阁。-- 出自《清平乐·银屏绣阁》作者:[宋]陈亮
- 晓风动银烛,夜漏滴檐花。-- 出自《和南浦客邸》作者:[宋]赵希逢
- 东山石上茶,鹰爪初脱韝,雪落红丝磑,香动银毫瓯。-- 出自《村舍杂书》作者:[宋]陆游
- 毡帐代金屏。-- 出自《昭君辞》作者:[南北朝]薛道衡
- 巫峡小山屏。-- 出自《菩萨蛮·烛房花幌参差见》作者:[宋]卢祖皋
- 青山半掩屏。-- 出自《菩萨蛮 回文》作者:[元]王庭筠
- 半身屏外。-- 出自《千秋岁·半身屏外》作者:[宋]惠洪
- 青春屏辔。-- 出自《赠安成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宅屏居中。-- 出自《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作者:[南北朝]沈约
- 寂寥人事屏。-- 出自《和乐仪同苦热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曲屏斜倚。-- 出自《台城路·晨红才射南窗影》作者:[清]朱彝尊
- 牙屏半掩。-- 出自《齐天乐·客愁都在斜阳外》作者:[宋]陈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