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斋杂赋(五首)》 清泪寻常落,丹心早晚灰。

清泪寻常落,丹心早晚灰。

意思:清泪平常落,我心中早有晚灰。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秋斋杂赋(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逻卒去不返,行人愁未回》是一首对仗工整、情感真挚的佳作。它通过描述一个勇敢的逻卒义无反顾地离开,表达了诗人对英勇行为的敬佩和对未归的担忧。 首联“逻卒去不返,行人愁未回”,通过描绘逻卒的英勇形象和行人的担忧之情,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逻卒的勇敢和忠诚令人敬佩,而行人的愁容则表达了对他的担忧和思念。 颔联“正须犀作甲,毋用玉为杯”,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逻卒比作披着犀牛甲的勇士,表现出他的英勇无畏;而不用玉杯,则表现了他的务实和节俭。这一联既描绘了逻卒的形象,又表达了诗人对英勇行为的赞美。 颈联“清泪寻常落,丹心早晚灰”,通过描述逻卒离去后的思念和担忧,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寻常落下的清泪,早晚会变成灰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去感到心痛和失落。 尾联“交仍期管鲍,书或似邹枚”,再次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人希望与朋友保持友谊,像管鲍那样深厚的友谊;而书信往来也希望能像邹枚那样充满深情厚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逻卒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英勇行为和真挚友谊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逻卒去不返,行人愁未回。
正须犀作甲,毋用玉为杯。
清泪寻常落,丹心早晚灰。
交仍期管鲍,书或似邹枚。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丹心

    读音:dān xīn

    繁体字:丹心

    短语:诚心诚意 诚意 红心 真情 童心 肝胆 心腹 至诚

    英语:loyalty

    意思:赤诚的心。
      ▶三国·魏·阮籍《

  • 早晚

    读音:zǎo wǎn

    繁体字:早晚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
     1.早晨和晚上。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 寻常

    读音:xún cháng

    繁体字:尋常

    短语:平淡无奇 凡 平平

    英语:ordinary

    意思:(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

  • 清泪

    读音:qīng lèi

    繁体字:清淚

    意思:(清泪,清泪)
    眼泪。
      ▶宋·曾巩《秋夜》诗:“清泪昏我眼,沈忧回我肠。”
      ▶明·沈德符《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数行清泪,再荷收录,终以爱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