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题岂逐朱衣转,沙汰何妨苦海沉。
意思:品评哪驱逐朱衣转,淘汰何妨苦海沉。
出自作者[宋]李昴英的《和心字韵送林尉公琰校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追求和价值。
首先,诗的开头“鹄袍忙立老槐阴,争望文星早照临。”描绘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诗人用“鹄袍”和“文星”这两个意象,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表达了人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智慧和道德上的提升。
“称物衡无高下手”一句,表达了公平公正的态度,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以公正的态度对待事物,不偏不倚,不因个人利益而有所偏颇。
“别形鉴有是非心”一句,强调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品题岂逐朱衣转”一句,表达了对公正评价的期待。诗人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不应该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而应该根据个人的品质和表现来进行公正的评价。
“沙汰何妨苦海沉”一句,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超越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人认为,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
最后,“将见贤书协舆论,真才到此遇知音。”两句表达了对公正评价和人生机遇的期待。诗人认为,真正的优秀人才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只有遇到真正懂得欣赏自己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公正、独立、坚韧和知音的向往。它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力,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期待着公正的评价和机遇的到来。这是一首充满人生智慧和哲理的诗,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