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使广州》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意思:心逐信邮走了,形状随世网我。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送使广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对离别的无奈。 首句“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直接点明作者与友人的家乡都在湘江源头,而现在友人却要前往遥远的大海之滨。这两句描绘出一种深深的乡愁,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离开家乡的无奈和不舍。 “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即将在路上相遇,再次相送的情景。这种相遇无疑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但同时也增加了离别的痛苦。 “心逐书邮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他希望书信能像一阵风一样,快速地到达友人那里,传达他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形随世网婴”则表达了作者被世事束缚的无奈,他无法像飞鸟一样自由飞翔,只能随波逐流,任由世事摆布。 “因声谢远别”表达了作者通过书信向友人表达深深的谢意,感谢他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一句“缘义不缘名”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友人的最高赞美。他们之间的友情并非因为名利的驱使,而是因为彼此的真诚和善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无奈。读来令人感动,也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作者介绍 仓央嘉措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世网

    引用解释

    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奉法循理,不絓世网。” 宋 苏舜钦 《春睡》诗:“嗒尔暂能离世网,陶然直欲见天机。”《西湖佳话·放生善迹》:“我已踢开世网,打破爱河,自寻出路,你却怎么结局?” 柳亚子 《次韵和陈巢南岁暮感怀之作》:“留得岁寒松柏在,任他世网乱如麻。”

  • 书邮

    读音:shū yóu

    繁体字:書郵

    意思:(书邮,书邮)

     1.传送信件的人。语本《晋书•殷浩传》:“父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