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诗·檀溪》 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

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

意思: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旧围绕大堤。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檀溪》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是一首描绘襄阳城三月景象的诗,通过对襄阳城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美景的赞美和对襄阳王孙的羡慕之情。 首句“三月襄阳绿草齐”,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三月襄阳城的景象,绿草如茵,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诗通过“三月”这个时间点,引出了春天的气息,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卷。 “王孙相引到檀溪”一句,诗人通过“王孙”这个形象,暗示了襄阳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而“檀溪”则是襄阳的一处名胜,诗人通过“相引到檀溪”这一行为,进一步表达了襄阳城的魅力。 “的卢何处埋龙骨”一句,诗人运用了典故,借用了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的卢”和刘备在檀溪跃龙的故事,表达了襄阳城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何处埋龙骨”也暗示了襄阳城的历史遗迹众多,为读者展现了襄阳城丰富的文化遗产。 最后一句“流水依前绕大堤”,诗人以流水为引子,描绘了大堤周围的景色,流水潺潺,环绕着大堤,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句诗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两句描绘的是春天的生机勃勃,而这一句则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美景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襄阳城三月的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美景的赞美和对襄阳王孙的羡慕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典故和历史遗迹的运用,展现了襄阳城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
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

关键词解释

  • 大堤

    读音:dà dī

    繁体字:大堤

    意思:
     1.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唐·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 龙骨

    读音:lóng gǔ

    繁体字:龍骨

    短语:胸骨

    英语:keel

    意思:(龙骨,龙骨)

     1.龙的骨骼。实际是古代某些动物的化石。中药上用做强壮剂。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的卢

    读音:dì lú

    繁体字:的盧

    意思:(的卢,的卢)
    亦作“的颅”。
     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世语》:“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