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意思:九升从命薄,四十到人听。

出自作者[唐]崔峒的《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位官员在官场浮沉后的感慨。 首联“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诗人从燕代官场离开,开始踏上通往江湖的道路的情景。这里的“燕代”可能是指诗人曾经的任职地,而“官初罢”则暗示了诗人离开官场的原因。“江湖路便分”则表达了离开官场后的孤独和迷茫,也暗示了诗人在未来的道路上需要自己独自面对。 颔联“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诗人回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在升迁过程中的艰难和无奈。“九迁”表明诗人升迁的次数多,但“从命薄”则表明他并不擅长处理官场中的复杂关系,这也可能是他离开官场的原因之一。“四十幸人闻”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颈联“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遗憾和无奈。“趋丹禁”表明诗人曾经接近权力中心,但“愧”字则表明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身曾系白云”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怀念和感慨。 尾联“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渴望和期待。“何由返沧海”表达了诗人对重新回到官场、实现自己抱负的渴望,“昨日谒明君”则表达了诗人对明君的期待和忠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官员在官场浮沉后的感慨和期待,语言朴素而真挚,情感深沉而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关键词解释

  • 从命

    读音:cóng mìng

    繁体字:從命

    英语:obey the order

    意思:(从命,从命)
    犹遵命。
      ▶《礼记•坊记》:“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
      

  • 九迁

    读音:jiǔ qiān

    繁体字:九遷

    意思:(九迁,九迁)

     1.多次升迁。
      ▶汉·蔡邕《表太尉董公可相国》:“昭发上心,故有一日九迁。”
      ▶唐·韩愈《上张僕射书》:“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