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薛补阙入朝》 平原门下十余人,独受恩多未杀身。

平原门下十余人,独受恩多未杀身。

意思:平原门下十多人,只有接受恩多不杀身。

出自作者[唐]鲍溶的《送薛补阙入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原门下十余人,独受恩多未杀身。每叹陆家兄弟少,更怜杨氏子孙贫。柴门已断施行马,鲁酒那能醉近臣。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是一首对平原公陆抗的赞歌。陆抗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最后一位名将,他忠诚、勇敢、聪明、仁爱,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首诗通过对陆抗生平事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陆抗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 首联“平原门下十余人,独受恩多未杀身”,诗人通过描述陆抗在平原门下众多弟子中受到恩惠最多却未被杀身的现象,表达了对陆抗仁爱之心的赞美。这一句也暗示了陆抗的仁爱之心使得他在众人中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信任。 颔联“每叹陆家兄弟少,更怜杨氏子孙贫”,诗人通过对陆抗兄弟和杨氏子孙贫寒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陆抗关心他人、不以贫富论英雄的品质的赞美。这一句也体现了陆抗的胸怀和气度,他能够关注他人的处境,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颈联“柴门已断施行马,鲁酒那能醉近臣”,诗人通过描述陆抗家中的困境和鲁地酒无法醉倒近臣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对陆抗清廉正直、不畏权贵的品质的赞美。这一句也体现了陆抗的坚贞不屈,他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为权力和物质所动。 尾联“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诗人通过描述陆抗在军中留下的遗令,表达了对陆抗忠诚勇敢、不畏艰难险阻的品质的赞美。这一句也体现了陆抗的坚定信念和勇气,他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平原公陆抗生平事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陆抗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陆抗仁爱、关心他人、清廉正直、忠诚勇敢等品质的赞美,展现了陆抗作为一个伟大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原门下十余人,独受恩多未杀身。
每叹陆家兄弟少,更怜杨氏子孙贫。
柴门已断施行马,鲁酒那能醉近臣。
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

关键词解释

  • 受恩

    读音:shòu ēn

    繁体字:受恩

    意思:受到恩惠。
      ▶汉·刘向《说苑•复恩》:“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

  • 杀身

    读音:shā shēn

    繁体字:殺身

    英语:be killed; be murdered

    意思:(杀身,杀身)
    捨生;丧生。
      ▶《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

  • 门下

    解释

    门下 ménxià

    (1) [a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门客

    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门下有毛遂。门下二十人

    <
  • 平原

    读音:píng yuán

    繁体字:平原

    短语:平地 一马平川 坪 沙场

    英语:plane

    意思:
     1.广阔平坦的原野。
      ▶《左传•桓公元年》:“秋,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