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节日寄乡友》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意思:踏青思故乡,垂白看杨花。

出自作者[唐]齐己的《寒节日寄乡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是一首描绘寒食节时诗人身在异乡的感慨之作。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源于晋文公为介子推所设的禁火寒食的制度,日期为冬至后的105或106日。诗中描绘了寥寥古寺、踏青思故、杨花飞舞、原野疏雨、江天冷霞、沧浪湘水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首联“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点明诗人每年都逢寒食节,身处古寺之中,孤独而寂寥。寥寥古寺,既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空寂。 颔联“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踏青是寒食节的习俗,诗人踏青时思念起故里,而自身已白发苍苍看着杨花飞舞。这一联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年华流逝的感慨。 颈联“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描绘了原野上稀稀落落的雨和江天中的冷澹霞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尾联“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诗人以沧浪湘水这一带有寓言意义的河流,表达了归乡之恨像无边江水一样绵延不绝,深化了归乡之思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描绘寒食节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

关键词解释

  • 杨花

    引用解释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

  • 踏青

    解释

    踏青 tàqīng

    [go for a walk in the country in spring when the grass has just turned green] 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引用解释

  • 故里

    读音:gù lǐ

    繁体字:故裏

    短语: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

    英语:native place

    意思:故乡;家乡。
      ▶南朝·梁·江淹《别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