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亭百咏·安公像》 补陀崖畔月,长照定中身。

补陀崖畔月,长照定中身。

意思:补陀山崖边月,长照定中身。

出自作者[宋]许尚的《华亭百咏·安公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浮钵来沧海,幡然厌世尘。补陀崖畔月,长照定中身》是一首描绘禅修者内心世界的诗篇,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对世间的超脱和对禅定的深深向往。 首句“浮钵来沧海”,描绘了禅修者从大海中取来的钵中盛满的沧海之水,象征着禅修者经历了世间的种种磨难和苦难,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超脱的境界。 “幡然厌世尘”表达了禅修者对尘世的厌倦和放弃,他已经不再被世俗的欲望所驱使,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补陀崖畔月”描绘了禅修者在补陀崖畔的月色中,静静地坐在那里,享受着禅定的美好。这里的补陀崖畔月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明净,他在这个寂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智慧。 “长照定中身”则表达了禅修者在禅定中的身体,被月光长久地照耀着,象征着禅修者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达到了永恒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对世间的超脱和对禅定的向往,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世俗的欲望和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生命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钵来沧海,幡然厌世尘。
补陀崖畔月,长照定中身。

关键词解释

  • 补陀

    读音:bǔ tuó

    繁体字:補陀

    造句:

  • 崖畔

    读音:yá pàn

    繁体字:崖畔

    意思:
     1.山崖边。
      ▶《水浒传》第九七回:“忽见崖畔树林中,走出一个樵者。”
     
     2.界限,边际。
      ▶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三:“譬彼造化

  • 中身

    读音:zhōng shēn

    繁体字:中身

    英语:midside

    意思:
     1.中年。
      ▶《书•无逸》:“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郑玄注:“中身谓中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