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甲辰书事二首》 捷书犹湿谤书随,太息斯人得祸奇。

捷书犹湿谤书随,太息斯人得祸奇。

意思:敏捷书还湿谤书随,叹息这人得祸奇。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甲辰书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才遭受迫害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评论,表达了对人才的敬重和对迫害人才的愤慨。 首句“捷书犹湿谤书随”,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环境的险恶,迅速传来的胜利消息反而成了诽谤的源泉。湿,湿润,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诽谤之多,就像潮湿的书一样,源源不断。 “太息斯人得祸奇”一句,诗人对那些无辜遭受迫害的人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哀叹。斯人,指那些遭受迫害的人。得祸奇,他们遭受的灾祸尤其严重。 “文举旧曾称一鹗,退之亦自喜孤罴”两句,诗人借古人的诗句表达了对人才的赞赏和对人才的保护愿望。文举,即孔融,他曾称赞过一只名为一鹗的鸟,而退之亦自喜孤罴,则是指韩愈自喜于欣赏孤罴。这里也暗含着诗人对人才的期待和呼唤。 “彼谗罔极身罗织,吾意怜才力发丝”两句,诗人对那些无端生事、罗织罪名的人表示了愤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保护之意,就如同用发丝一样细小的东西保护一棵小树一样。 最后两句“老去眼中神骏少,诸君莫怪道林师”,诗人以眼中神骏少来比喻自己年老力衰,感叹自己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敏锐地发现和保护人才。而“道林师”则是指林逋,他以诗书传家,为人清高不仕,这里也暗含着诗人对那些隐居山林、不求名利的人才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敬仰和保护之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无奈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捷书犹湿谤书随,太息斯人得祸奇。
文举旧曾称一鹗,退之亦自喜孤罴。
彼谗罔极身罗织,吾意怜才力发丝。
老去眼中神骏少,诸君莫怪道林师。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太息

    读音:tài xī

    繁体字:太息

    英语:heave a deep sigh

    意思:
     1.亦作“大息”。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斯人

    读音:sī rén

    繁体字:斯人

    意思:
     1.此人。
      ▶《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刘基《郁离子•

  • 捷书

    读音:jié shū

    繁体字:捷書

    意思:(捷书,捷书)
    军事捷报。
      ▶《梁书•蔡道恭传》:“寇贼凭陵,竭诚守御,奇谋间出,捷书日至。”
      ▶唐·杜甫《洗兵行》:“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 谤书

    读音:bàng shū

    繁体字:謗書

    英语:A letter or a book written to slander.

    意思:(谤书,谤书)

     1.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