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岁晚倚栏》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意思:转眼秋天又尽,明天正好立冬。

出自作者[宋]冯伯规的《岁晚倚栏》

全文赏析

这首诗《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是一首描绘季节更迭和寒冬将至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期待。 首联“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秋天的短暂,转眼间就到了冬天。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既指实际的季节更迭,又寓含了时间的流转无情,一眨眼就过去了。 颔联“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诗人描绘了在秋天的傍晚,他倾杯饮酒,欣赏着窗外的景色,对着一池白芙蓉,感到欣喜。这一句中,“碧潋滟”形象地描绘了池水的清澈,而“白芙蓉”则展示了秋天的自然美景。 颈联“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诗人借用了两个具有季节特色的意象,“宾雁”和“响蛩”,分别代表了秋天的信使和寒冬的预告者。雁是秋天的象征,而蟋蟀则在寒冬将至时开始鸣叫。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更迭。 尾联“暝烟都不见,闻得望□钟”,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来临,烟雾消散,只听到寺庙的钟声。这一句中,“望□钟”是寺庙的钟声,通常在夜晚敲响,提醒人们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冬季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冬天的即将到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
暝烟都不见,闻得望钟。

关键词解释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立冬

    读音:lì dōng

    繁体字:立冬

    英语:Beginning of Winter

    意思: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一月七或八日,农历十月初。习惯以为冬之始。
      ▶《逸周书•时训》:“立冬之日,水始

  • 倏忽

    读音:shū hū

    繁体字:倏忽

    短语:转眼间 一瞬间 转眼 一念之差 弹指之间 转手 瞬息 顷刻间 瞬时 转瞬 瞬 转瞬间 瞬间 一下子 转 刹那间 转脸 时而 一晃 倏

    英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