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醉缓歌金缕曲,怕寒催下画帘钩。
意思:扶醉缓歌金缕曲,怕寒催促下画帘钩。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冬至后五日夜雪复作再用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欢乐和放松,描绘了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其中人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美食、美酒和音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银烛生花香雾收,中堂密坐促貂裘。”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室内场景,银色的蜡烛在燃烧,散发出香气,香雾在空气中弥漫。人们在中堂里秘密地聚集在一起,可能是在一个豪华的宴会上。貂裘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人们穿着的华丽皮衣,象征着豪华和尊贵。
“羊羔儿酒浮琼斝,牛尾狸酥映玉舟。”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食,羊羔酒和琼斝中的美酒在杯中漂浮,牛尾狸的酥油在玉舟中反射出美丽的光泽。羊羔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通常是用羊肉和酒制成的,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甜味。琼斝则是一种精美的酒器,牛尾狸是一种珍贵的野味,其酥油也被视为一种美味的食物。
“扶醉缓歌金缕曲,怕寒催下画帘钩。”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和气氛。人们扶着醉意,慢慢地唱着金缕曲的歌曲。由于室内寒冷,他们被催促着下画帘钩,也就是拉起窗帘以取暖。
“纷纷扰扰成何事,且斗尊前一笑休。”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宴会上的喧嚣和繁琐事情的看法。他认为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人们在酒宴上的一笑置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华的宴会场景,其中人们享受美食、美酒和音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看法。虽然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充满了喧嚣和繁琐的事情,但作者认为这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只是人们在酒宴上的一笑置之。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豪华生活的淡然处之的态度。
相关句子
- 扶醉。-- 出自《喜迁莺 乱後渝州重逢寄庵、方湖两师、伯璠》作者:[现代]沈祖棻
- 扶醉驮驴背。-- 出自《点绛唇·老眼犹明》作者:[元]谢应芳
- 扶醉驮驴背。-- 出自《点绛唇·老眼犹明》作者:[元]谢应芳
- 扶醉起金鞭。-- 出自《法驾导引》作者:[宋]刘辰翁
- 扶醉玉,伴挥尘。-- 出自《贺新郎·十日狂风雨》作者:[宋]杨炎正
- 缓歌金缕。-- 出自《点绛唇·飞雪初晴》作者:[宋]张纲
- 缓歌低笑。-- 出自《点绛唇·春雨春风》作者:[宋]朱敦儒
- 缓歌一曲。-- 出自《减字木兰花·偶然相聚》作者:[宋]郭应祥
-
缓歌金缕。-- 出自《点绛唇·五马归来》作者:[宋]郭应祥
- 缓歌留薄醉。-- 出自《菩萨蛮·题花曾蘸花心露》作者:[宋]刘之才
- 将进酒,缓歌阕。-- 出自《贺新郎·只记来时节》作者:[宋]魏了翁
- 新声金缕。-- 出自《鹊桥仙·金莲蜜炬》作者:[元]王恽
- 小罗金缕。-- 出自《减字木兰花·花随人去》作者:[宋]朱敦儒
- 歌金缕。-- 出自《秦楼月 为解蕙卿赋》作者:[元]张可久
- 歌残金缕。-- 出自《摸鱼儿·更比他》作者:[宋]刘辰翁
- 偎金缕。-- 出自《渔家傲·烟锁池塘秋欲暮》作者:[宋]蔡伸
-
听金缕。-- 出自《点绛唇·天末相逢》作者:[宋]洪适
- 寒催酒醒。-- 出自《清平乐·寒催酒醒》作者:[宋]晏几道
- 寒催酒醒。-- 出自《清平乐·寒催酒醒》作者:[宋]晏几道
- 划地峭寒催。-- 出自《眼儿媚·暖云挟雨洗尘埃》作者:[宋]黎廷瑞
- 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 出自《菊》作者:[唐]无可
- 今夕曲江雨,寒催朔北风。-- 出自《雨夜寄马戴》作者:[唐]贾岛
- 认丹鞋响,下画楼迟。-- 出自《两同心·认丹鞋响》作者:[清]朱彝尊
- 小帘钩。-- 出自《诉衷情·片云载雨过江鸥》作者:[宋]吴文英
- 上帘钩。-- 出自《长相思·上帘钩》作者:[宋]吴潜
- 下帘钩。-- 出自《长相思·上帘钩》作者:[宋]吴潜
- 楼上漾帘钩。-- 出自《岁暮杂忆》作者:[清]陈维崧
-
新月上帘钩。-- 出自《菩萨蛮·卖饧天气箫声软》作者:[宋]郭□□
- 遥认玉帘钩。-- 出自《菩萨蛮·画檐初挂弯弯月》作者:[宋]苏轼
- 帘钩银蒜条。-- 出自《梦入堂内诗》作者:[南北朝]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