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霁后》 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

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

意思: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均匀。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秋霁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离别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描绘了秋天的山色,碧绿清澈,带着一丝凉意。露珠圆润晶莹,均匀地洒在万物之上,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光影的描绘,使得画面生动活泼,富有层次感。 “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颦”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荷花凋谢,像是红颜带恨,堤边的柳树翠色黯淡,似乎也在为离别而哀愁。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有了情感和生命,更加生动有趣。 “蝉已送行客,雁应辞主人”这两句诗表达了离别的感慨。蝉声渐弱,仿佛在为离别的旅程送行;大雁南飞,似乎也在辞别主人,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 “蝇蚊渐无况,日晚自相亲”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释然和对生活的态度。尽管有蝇蚊的困扰,但时间会抚平一切伤痛,到了晚上,太阳下山之后,生活会变得更加真实和亲近。这里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色彩、光影、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使得画面生动有趣,富有层次感。同时,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
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颦。
蝉已送行客,雁应辞主人。
蝇蚊渐无况,日晚自相亲。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碧山

    读音:bì shān

    繁体字:碧山

    意思:
     1.青山。
      ▶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杜牧《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 圆明

    读音:yuán míng

    繁体字:圓明

    意思:(圆明,圆明)

     1.指圆镜明亮光洁。
      ▶唐·白居易《以镜赠别》诗:“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
     
     2.佛教语。谓彻底领悟。
      

  • 露点

    读音:lù diǎn

    繁体字:露點

    短语:沸点 冰点 熔点

    英语:dew point

    意思:(露点,露点)

     1.露水滴。
      ▶唐·罗隐《秋霁后》

  • 山光

    读音:shān guāng

    繁体字:山光

    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梁·沈约《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 明露

    读音:míng lù

    繁体字:明露

    意思:显露。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髮有二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义虽君臣,恩犹骨肉。”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