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出京》 旅泊惊秋意,尘沙变客衣。

旅泊惊秋意,尘沙变客衣。

意思:旅泊惊秋意,灰尘变客衣。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出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旅泊之愁的诗。诗人以秋意、尘沙、残月、风柳、云帆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旅途夜景图,表达了自己的孤独、衰病和别离之情。 首联“旅泊惊秋意,尘沙变客衣”,通过“惊”和“变”两个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秋意的来临让诗人惊觉,而尘沙则改变了他的客衣。这种开篇直接点题,突出了旅泊的主题。 颔联“明星烂河汉,残月暗帘帷”,以明星和残月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同时,“烂河汉”与“暗帘帷”相对,一明一暗,一外一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颈联“风柳斜斜转,云帆片片飞”,通过“斜斜转”和“片片飞”,形象地描绘了风中的柳枝和云帆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尾联“穷愁添别病,衰晚意多违”,以“穷愁”和“衰晚”概括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困苦和落寞。而“添别病”和“意多违”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不幸和苦闷。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夜景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衰病和别离之情,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旅泊惊秋意,尘沙变客衣。
明星烂河汉,残月暗帘帷。
风柳斜斜转,云帆片片飞。
穷愁添别病,衰晚意多违。
作者介绍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尘沙

    读音:chén shā

    繁体字:塵沙

    英语:Dust and sand.

    意思:(尘沙,尘沙)

     1.尘埃与沙土。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疾风千里兮吹尘沙。”

  • 秋意

    读音:qiū yì

    繁体字:秋意

    英语:The autumn scenery and weather.

    意思:
     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
      ▶唐·颜真卿《赠僧皎然》诗:“秋意西山

  • 旅泊

    读音:lǚ bó

    繁体字:旅泊

    意思:
     1.旅途中行舟暂时停泊。
      ▶南朝·梁·萧绎《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欣此旅泊接奉,不得郑重耳。”

  • 惊秋

    读音:jīng qiū

    繁体字:驚秋

    意思:(惊秋,惊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 客衣

    读音:kè yī

    繁体字:客衣

    意思:指客行者的衣着。
      ▶唐·祖咏《泊扬子津》诗:“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唐·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