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上次韵答天梅》 我向吟坛一低首,诗人今有李空同。

我向吟坛一低首,诗人今有李空同。

意思:我刚才在坛一低头,诗人现在有李空同。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海上次韵答天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对去年相逢之地和时间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去年此日相逢地,可肯年年此地逢”,通过去年相逢之地和时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时光的忧虑。诗人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感到担忧。 “残雪未销成腊鼓,新元弹指过黄龙。”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残雪未消,说明冬天还没有过去,而腊鼓的声音则预示着新年的到来。新元弹指过黄龙,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是如此之快,让人感到惊愕。 “一壶浊酒从容尽,竟日清谈意态雄。”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诗人通过饮酒和清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淡定自若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 最后一句“我向吟坛一低首,诗人今有李空同。”表达了诗人对李空同的敬仰之情。李空同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人通过向李空同致敬,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此日相逢地,可肯年年此地逢。
残雪未销成腊鼓,新元弹指过黄龙。
一壶浊酒从容尽,竟日清谈意态雄。
我向吟坛一低首,诗人今有李空同。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诗人

    读音:shī rén

    繁体字:詩人

    短语:骚客

    英语:poet

    意思:(诗人,诗人)

     1.指《诗经》的作者。
      ▶《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

  • 吟坛

    读音:yín tán

    繁体字:吟壇

    意思:(吟坛,吟坛)
    诗坛;诗人聚会之处。
      ▶唐·牟融《过蠡湖》诗:“几度篝帘相对处,无边诗思到吟坛。”
      ▶元·欧阳玄《祭祖墓》诗之一:“白髮甘泉忝从官,归来曳履上吟

  • 空同

    读音:kōng tóng

    繁体字:空衕

    意思:
     1.虚无浑茫。
      ▶《关尹子•九药》:“昔之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视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