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昌谷到洛后门》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意思:闻道兰台上,宋玉没有归魂。

出自作者[唐]李贺的《自昌谷到洛后门》

全文赏析

十月末:一作交月末。
--------------------
犹豫之情也。

注:
1:洛后门:《长吉小传》云:\"长吉往往独骑往来京洛间,所至或时时有作。\" 门,宋蜀本作问。
2: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大野,犹旷野。《尔雅》云:\"牧外谓之野。\" 秋门,时为深秋,山竦如门。另,洛阳有宜秋门千秋门 。
3: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野竹沾秋霜,如蛇涎痕。
4: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占卜者也。东家,仁和里旧舍。《左传》载,辛廖,筮者也。
5: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杖头,《晋书》载,阮修,常歩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酌酣畅。
6: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襄王,楚襄王。武帝,汉武帝。皆好文士之君。
7: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兰台,宋玉《风赋》:\"楚襄王逰于兰台之宫,宋玊侍,有风飒然而至。\" 又,宋玉有《招魂》。
8:缃缥两行字,蛰虫蠧秋芸:缃缥,缃帙与缥囊。缃帙,书皮;缥囊,书囊。蠧秋芸,谓芸香久已失效。秋芸,香草,用避书虫。
9: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秦台,秦之章台。此借指长安。负薪,《史记》载,孙叔敖子,穷困负薪。

附:

孙豹人评曰:其源出于卜者,而跌荡平夷,大有陶家风味。

阙名评曰:一起四句极尽题,眼下便好放手做将出来。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
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
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
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作者介绍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关键词解释

  • 宋玉

    读音:sòng yù

    繁体字:宋玉

    英语:Song Yu

    意思:战国时楚人,辞赋家。或称是屈原弟子,曾为楚顷襄王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
      ▶《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兰台

    读音:lán tái

    繁体字:蘭檯

    英语:Lantai

    解释: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3.泛指宫廷藏书处。 4.指御史台『代的御史中丞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