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一》 曾记小时明月夜,踏歌连臂竹邻街。

曾记小时明月夜,踏歌连臂竹邻街。

意思:还记得小时候明月夜,踏歌连臂竹邻街。

出自作者[清]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一》

全文赏析

注:竹邻里,元陈秀民所居。藉袈桥在其东北。藉袈桥:今已湮没。其旧址在嘉兴城区勤俭路和少年路口,人民电影院西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藉袈桥上水松牌,白石登登雁齿阶。
曾记小时明月夜,踏歌连臂竹邻街。

关键词解释

  • 踏歌

    解释

    踏歌 tàgē

    [Ta-ge, singing and dancing at once] 传统的群众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征是集体性,参加者围成圆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牵手或搭肩,上身动作不多,主要是脚下的舞步变化,边歌边舞

    <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小时

    读音:xiǎo shí

    繁体字:小時

    英语:hour

    意思:(小时,小时)

     1.幼年或少年时候。
      ▶唐·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唿作白玉盘。”
      ▶宋·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