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意思:科举有衣钵,临走问细君。
出自作者[宋]许月卿的《次韵李制干赠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俨对丹对日,捷排阊阖云。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是一首描绘科举考试情景,表达对考试的热切期待和积极态度的诗。
首联“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准备过程,如同背负着传承的“衣钵”,行前还需与妻子细细商量,体现了对考试的重视和对家庭的尊重。衣钵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一种传统,象征着传承,这里用以比喻科举考试的学问和技能,可见作者对学问的重视。而“临行问细君”则表达了作者在行前对家庭的尊重,与妻子商量,体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态度。
颔联“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用梅花的坚韧和清香来比喻作者的决心和追求,用杨叶的锋利来比喻作者对功勋的渴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颈联“俨对丹对日,捷排阊阖云。”描绘了作者对科举考试中可能面对的情景的想象,对答如流,仿佛已经胜利通过考试,进入了官场。其中,“俨对丹对日”可能指的是面对考官的回答需要清晰明了,而“捷排阊阖云”则描绘了通过考试的胜利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尾联“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表达了作者对于讨论时事的热切期望,认为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并且愿意积极参与。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态度,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热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科举考试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对家庭的尊重,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以及对时事的热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