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制干赠行》 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意思:科举有衣钵,临走问细君。

出自作者[宋]许月卿的《次韵李制干赠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俨对丹对日,捷排阊阖云。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是一首描绘科举考试情景,表达对考试的热切期待和积极态度的诗。 首联“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准备过程,如同背负着传承的“衣钵”,行前还需与妻子细细商量,体现了对考试的重视和对家庭的尊重。衣钵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一种传统,象征着传承,这里用以比喻科举考试的学问和技能,可见作者对学问的重视。而“临行问细君”则表达了作者在行前对家庭的尊重,与妻子商量,体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态度。 颔联“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用梅花的坚韧和清香来比喻作者的决心和追求,用杨叶的锋利来比喻作者对功勋的渴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颈联“俨对丹对日,捷排阊阖云。”描绘了作者对科举考试中可能面对的情景的想象,对答如流,仿佛已经胜利通过考试,进入了官场。其中,“俨对丹对日”可能指的是面对考官的回答需要清晰明了,而“捷排阊阖云”则描绘了通过考试的胜利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尾联“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表达了作者对于讨论时事的热切期望,认为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并且愿意积极参与。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态度,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热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科举考试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对家庭的尊重,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以及对时事的热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
俨对丹对日,捷排阊阖云。
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

关键词解释

  • 细君

    读音:xì jūn

    繁体字:細君

    英语:wife

    意思:(细君,细君)

     1.古称诸侯之妻。后为妻的通称。
      ▶《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颜师古注:“细君,朔

  • 衣钵

    读音:yī bō

    繁体字:衣缽

    意思:(衣钵,衣钵)

     1.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和尚收拾衣钵被窝,打个包儿,做成一担,寻根竹子,挑出菴

  • 科举

    读音:kē jǔ

    繁体字:科舉

    英语:imperial examinations

    意思:(科举,科举)

     1.封建时代对官吏的政绩优劣考核上报。
      ▶晋·杜预《上黜陟课法略》:

  • 行问

    读音:xíng wèn

    繁体字:行問

    意思:(行问,行问)

     1.且行且问。
      ▶《汉书•张释之传》:“﹝上﹞就车,召释之骖乘,徐行,行问释之·秦之敝。”
      ▶颜师古注:“行问,且行且问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