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词》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意思: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的树。

出自作者[宋]谢翱的《秋夜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愁和怨恨。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内心的苦闷和无法解脱的困境。 首句“愁生山外山”以叠词的形式,描绘了连绵不绝的山峦,象征着诗人无尽的愁绪。这种自然的景象在诗人眼中,似乎也充满了悲愁和痛苦,与诗人的心境相互呼应。 次句“恨杀树边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怨恨之情。树本是无辜的,但在诗人看来,却因为无法隔断秋月的光芒,而成了他怨恨的对象。这种移情作用,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最后两句“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希望能够隔断秋月的光芒,使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再共处一处,从而摆脱内心的痛苦和困境。 整首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生动质朴的比喻,率直地表示了亡国之恨,字字咬牙,句句切齿,有颠倒乾坤,截断众流之气魄。同时,诗人巧妙地借物寓怀,以一种环境衬托的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广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谢翱(1249年11月20日—1295年12月17日),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

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

关键词解释

  • 生山

    读音:shēng shān

    繁体字:生山

    意思:指有利于攻守进退的山头。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地葆》:“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

    解释:1.指有利于攻守进退的山

  • 山外

    读音:shān wài

    繁体字:山外

    意思:
     1.太行山以东地区。
      ▶战国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地区。
      ▶《文选•潘岳<西征赋>》:“有噤门而莫启,不窥兵于山外。”
      ▶李善注引《战国策》:“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