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所论言必从,岂若水投石?

所论言必从,岂若水投石?

意思:所论说必须从,难道像水扔石头?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仰的人物。这位人物在承担着天下重任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天下的责任和期望。他对待他人的谏诤之辞,总是以诚恳的态度去倾听,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他的内心充满了正义和勇敢,他的气概如同彩虹般绚丽。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会屈服于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诗中描述了这位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他的行为和言论都符合道义,他的信仰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他正在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解决各种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首诗的用词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位人物的伟大和崇高。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仰、道义和责任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信仰、道义和责任的高尚品质的诗歌,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真理、正义和勇敢,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既负天下望,必忧天下责。
每闻谏诤辞,苦意多矫激。
心存义勇赤,气与虹霓白。
所论言必从,岂若水投石?
阴邪日已销,事理颇已得。
莫将经济术,抑郁向胸臆。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投石

    读音:tóu shí

    繁体字:投石

    意思:见“投石超距”。

    解释:1.见\"投石超距\"。

    造句:它会以投石运动的反作用晃动起来。他就是向灰熊投石头的

  • 若水

    读音:ruò shuǐ

    繁体字:若水

    意思: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
      ▶《吕氏春秋•适音》:“帝颛顼生自若水。”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若水传帝,熏风御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