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一作寒食日即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意思:春天的京城里,到处都是风吹花落的景象,寒食节的东风,吹得宫苑的杨柳低低倾斜。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寒食(一作寒食日即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寒食节的风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巧妙地点出了暮春季节长安城中的景色特点,用“飞花”来形容春色的迷人之状,给人以形象鲜明之感。同时,“无处不飞花”也传达出在春光荡漾的大环境中,长安城中处处繁花似锦,春意盎然。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寒食节时,春风吹拂着御苑中的柳枝,显得格外轻盈袅娜。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通过“东风”二字暗示了寒食节的由来,即为了纪念皇帝而禁火三日,让人们能够欣赏到春天的美景。 第三句“日暮汉宫传蜡烛”,笔锋一转,从长安城中的景象转到了汉宫中。日暮时分,汉宫中传来了燃烧蜡烛的火光,这不仅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习俗,也暗示了宫中生活的奢华和寂寞。同时,“轻烟散入五侯家”进一步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氛围,五侯之家在暮色中燃烛赏花,烟雾袅袅,更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与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相呼应,再次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无处不在。同时,“轻烟散入”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如同轻烟般弥漫在空气中,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诗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寒食节的风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85·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飞花

    引用解释

    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

  • 无处

    读音:wú chǔ

    繁体字:無處

    意思:(无处,无处)
    I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
       ▶《孟子•公孙丑下》:“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注:“我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