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意思:应该笑病人何补,只有能安心养榆树。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在太原军队中,面对秋天的景色,思念家乡和亲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信念和决心。 首句“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鱠鲈。”描绘了诗人在太原军队中与强胡进行对抗的场景,秋风中他无暇思念家乡的鲈鱼。这里的“太原兵”指的是在太原的军队,“重压强胡”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紧张和压力。而“秋风忆鱠鲈”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但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无暇顾及。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人们对他的期待。万里紫塞,象征着诗人的远大视野和广阔的抱负,而十年人望,则表明人们对他有长远的期待。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信念和决心。他像松柏一样,内心坚定,不改初心;他相信自己的道路不会孤单,有众多的支持者和期待者。 最后,“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做出太大的贡献,但他选择安坐下来,在晚年时期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即养育桑榆。这表达了诗人的谦虚和知足常乐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军队中的生活和情感,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信念和决心,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鱠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桑榆

    解释

    桑榆 sāngyú

    (1) [sunset]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 [old age] 比喻晚年

    桑榆晚景

  • 病夫

    读音:bìng fū

    繁体字:病夫

    短语:病家 病人 病号 患者 病员

    英语:sick man

    意思:病人。
      ▶唐·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诗:“劳

  • 安坐

    读音:ān zuò

    繁体字:安坐

    英语:sit idly

    意思:
     1.安稳地坐着。谓不劳神费力。
      ▶《庄子•说剑》:“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史记•扁鹊仓公列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