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热》 金行既用事,炎赫乃故在。

金行既用事,炎赫乃故在。

意思:金星已经掌权,因此在炎热。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秋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夏日高温和秋日迟迟未到的天气下,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作者对衰老的无奈,对农家的同情,对自然气候变化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首段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期待,但随着夏日的持续,这种期待逐渐变为失望。作者对农家的生活状况表示了同情,同时也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无奈,因为年老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跋山涉水。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对农家的困境进行了描述,包括农田被泥水淹没,庄稼收成不佳,甚至蝗虫灾害等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感到忧虑,同时也对自身的困境感到无奈。 作者对炎热的天气感到愤怒和无奈,他批评夏日的炎热不肯退去,秋天的到来也迟迟未来。他期盼着清凉的风能够带来改变,但似乎并未如愿。作者对吴牛喘月、金行既用事等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表达了他对气候变化的担忧。 最后,作者对炎热的恐惧如同对猛虎的恐惧,使他汗流浃背。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自然气候变化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忧虑和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通过描绘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
秋来几何时,炮煮乃尔剧。
老夫大失望,亦自愧两屐。
青山吾故人,可想不可觌。
农家请言田,使我舌屡唶。
六月潴为泥,七月稿为腊。
十无一二存,政苦蝗狼藉。
吾饥不能腊,子热不能夕。
子热犹可凉,吾饥那可常。
残暑何奸雄,酪烈不肯退。
稚秋太君子,敛避不敢对。
薰风来无期,民愠良愦愦。
吴牛方喘月,渴想蓐收代。
金行既用事,炎赫乃故在。
於今几何时,秋夏终晦昧。
畏热如畏虎,悸汗流浃背。

关键词解释

  • 炎赫

    读音:yán hè

    繁体字:炎赫

    意思:炽热。
      ▶《后汉书•质帝纪》:“自春涉夏,大旱炎赫,忧心京京。”
      ▶唐·杜甫《热》诗之一:“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明·刘基《漫成》诗之六:“炎赫迎新节

  • 金行

    读音:jīn xíng

    繁体字:金行

    意思:I

     1.指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这一行。
       ▶《后汉书•西羌传》:“﹝西羌﹞性坚刚勇勐,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李贤注引《黄帝素问》:“西方者,

  • 用事

    读音:yòng shì

    繁体字:用事

    英语:act

    意思:
     1.谓有所事。指行祭祀之事。
      ▶《周礼•春官•大祝》:“过大山川,则用事焉。”
      ▶郑玄注:“用事,亦用祭事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