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五十首》 正传阁上一观,不觉双眉陟聚,秦淮一带西流去。

正传阁上一观,不觉双眉陟聚,秦淮一带西流去。

意思:正传阁上一看,不觉双眉上聚集,秦淮河一带向西流去。

出自作者[宋]释心月的《偈颂一百五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钟阜龙盘,石城虎踞》是一首描绘南京地理风貌的诗篇,它以龙盘、虎踞、牛首、方山等南京的地标和象征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首联“钟阜龙盘,石城虎踞”就以龙和虎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来形容南京的地势,形象生动,富有诗意。钟阜,即钟山,自古以来就是南京的名胜之一,其地势之高,宛如巨龙盘踞;石城,即石头城,是南京的古称,其地势险要,如猛虎蹲踞。这一联既描绘了南京的地形特点,也赋予了南京一种雄浑、威猛的气质。 颔联“牛首横前,方山傍住”进一步描绘了南京的自然风光,牛首山、方山是南京的著名山峰,横亘在前,呈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这一联还提到了另一个著名景点——栖霞山,它与方山毗邻,也是南京的一大名胜。 颈联“正传阁上一观,不觉双眉陟聚”,诗人登上高阁,放眼望去,看到南京的美景,不禁心生感慨,双眉紧皱。传阁,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楼阁或者建筑,但具体指哪个则需要更多的信息。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京美景的赞叹和欣赏之情。 尾联“秦淮一带西流去”则直接点出了南京的地理特征——秦淮河自西向东流淌,贯穿南京城。这一句既描绘了秦淮河的景色,也反映了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特点。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从钟山的龙盘到石城的虎踞,从牛首山、方山到栖霞山,从传阁登高远眺到秦淮河的流淌,都体现了诗人对南京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和地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
牛首横前,方山傍住。
正传阁上一观,不觉双眉陟聚,秦淮一带西流去。

关键词解释

  • 秦淮

    读音:qín huái

    繁体字:秦淮

    意思: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正传

    读音:zhèng zhuàn

    繁体字:正傳

    英语:forward set

    意思:(正传,正传)
    I
    正统的传授。
       ▶明·王守仁《大学问》:“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一带

    读音:yí dài

    繁体字:一帶

    英语:region

    意思:(一带,一带)

     1.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像一条带子。
      ▶唐·冷朝阳《登灵善寺塔》诗:“华岳三峰小,黄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