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谓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毛 传:“上曰衣,下曰裳。” 郑玄 笺:“絜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羣臣促遽颠倒衣裳。” 孔颖达 疏:“传: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对定称,散则通名曰衣……传言此,解其颠倒之意,以裳为衣,今上者在下,是谓颠倒也。”本意是讽刺朝廷兴 |
解释 ◎ 绸缪 chóumóu (1) [bind tightly]∶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缠绵; |
读音: 繁体字:顛倒 短语:倒 英语:(v) confused; get backwards; reverse 意思:(颠倒,颠倒) |
引用解释 1.指年高德劭之人。《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 2.泛称老者。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仰厠羣贤,皤然一老。” 宋 陈师道 《还里》诗:“向来千里聚,一老尚徜徉。” 3.指元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 |
读音: 繁体字:牖戶 意思:(牖户,牖户) |
读音: 繁体字:衣裳 短语:服饰 服 行装 装 衣 服装 衣装 行头 英语:(n) clothes 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