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应俗用古学,我亦未悔金注昏。
意思:刚才应该习惯用古学,我也不后悔金注入昏。
出自作者[宋]陈造的《次韵答阵梦锡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杂兴》,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伍子胥和范蠡两位历史人物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清廉高洁品格的追求。
首句“向来应俗用古学”中,“应俗”指的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用古”则是指学习古代的学问。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在追求时髦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古学的研究和追求。
“我亦未悔金注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即使周围的人可能会因为他的行为而感到困惑或嘲笑,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第三句“伍胥宰嚭各腐滓”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伍胥和嚭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两位重要人物,但在这首诗中,他们却被形容为“腐滓”,这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的鄙视。
最后一旬“吴歈越吟谁诵冤”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廉高洁品格的向往,他认为像范蠡那样的清廉高洁之士,即使在吴越之地,也应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不应被埋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体现了诗人对清廉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这种情感表达得既直接又深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