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早知如许急,劝君何事莫来休。
意思:去年国家早知道这么急,劝你什么事莫来休。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送后村去国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责任、道德评判、个人选择和历史评价的。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赏析:
“人言责备过春秋,笑出修门肯怨尤。”: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责任和道德评判的理解。人常说,我们应该像春秋时期的孔子那样,对别人的过错进行责备,但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宽容,不要像楚国修门的大夫那样只抱怨而不采取行动。这反映了作者对道德和责任的理解,即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对他人有足够的理解和宽容。
“去国早知如许急,劝君何事莫来休。”: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看法。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早早地离开国家,就会知道世事如许的紧迫,因此劝诫那些想要来休的人不要轻易做出决定。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重视,即要慎重对待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放弃。
“是非不信无公论,胜负常关第一筹。”: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评价的看法。作者认为,历史上的是非黑白往往不是没有公论的,胜负往往与第一筹有关。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即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胜者往往被视为英雄,败者往往被视为反派角色。
“史笔未青先结局,天刑人祸免推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终结和人生祸福的理解。作者认为,史笔还没有完成时,历史就已经结束了,而天刑人祸也往往与个人的选择有关,不必过分推求。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豁达态度,即不必过分纠结于过去或未来的得失成败,而是要把握好当下的选择和行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责任、人生选择和历史评价的理解和态度。它提醒我们要有足够的宽容和理解他人,慎重对待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放弃;同时也要有豁达的态度对待历史和人生,把握好当下的选择和行动。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面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