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新蝉寄桂雍》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意思:新蝉整夜大叫,真动听隔溪畔。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闻新蝉寄桂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是一首对夏季蝉鸣的生动描绘,通过对蝉鸣的细致观察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直接描绘了蝉鸣的特点。诗人用“终夜叫”强调了蝉鸣的时间之长,从夜晚到白天,蝉声不断,营造出一种喧闹的氛围。而“嘒嘒”则是对蝉鸣声的拟声词形容,形象地表达了蝉鸣声的清脆、响亮。诗人通过将蝉鸣与溪水相隔,形成一种空间上的对比,突出了蝉鸣的响度和穿透力。 第二句“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则通过联想和对比,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这里诗人将蝉鸣与杜鹃鸟的叫声相混杂,形成一种声音上的对比,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而“故人闻不闻?”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在蝉鸣和杜鹃鸟的叫声中,诗人似乎在寻找故人的踪迹,但似乎又无法找到。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真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夏季蝉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声音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将抽象的情感表达得生动而具体,使得诗的情感更加真挚和感人。同时,诗人通过联想和对比,丰富了诗的内涵,使得诗的艺术表现力更加突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新蝉

    读音:xīn chán

    繁体字:新蟬

    意思:(新蝉,新蝉)
    初夏的鸣蝉。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诗:“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柳阴中忽听新蝉,更流萤飞来

  • 终夜

    读音:zhōng yè

    繁体字:終夜

    英语:overnight

    意思:(终夜,终夜)
    通宵;彻夜。
      ▶《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