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 焚香重熨赭黄衣,恐怕朝阳进御迟。

焚香重熨赭黄衣,恐怕朝阳进御迟。

意思:焚香重熨红黄色的衣服,害怕朝阳进御慢。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宫廷生活的描绘,通过对焚香、朝阳、禁鼓等宫廷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宫廷中的一种特殊时刻——清晨的早朝时刻。 首句“焚香重熨赭黄衣,恐怕朝阳进御迟”,通过焚香这一细节,描绘了宫廷清晨的氛围。赭黄衣,是古代皇帝的朝服,象征着皇权的权威。这句诗表达了宫廷中臣子们对皇帝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于朝阳升起后早朝时刻的期待。 “禁鼓五更交早直”,禁鼓,是指宫廷中用于报时的鼓声。五更,是古代的计时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凌晨三点到五点。这句诗描绘了宫廷中时间紧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早朝的重要性。 “归来还是立班时”,这句诗描绘了早朝结束后,臣子们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这不仅体现了宫廷生活的严谨,也反映了臣子们对于工作的认真和敬业。 整首诗通过对焚香、朝阳、禁鼓等宫廷元素的描绘,以及早朝时刻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严肃、紧张和有序。同时也表达了臣子们对于皇权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和敬业。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宫廷生活的真实面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焚香重熨赭黄衣,恐怕朝阳进御迟。
禁鼓五更交早直,归来还是立班时。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赭黄

    读音:zhě huáng

    繁体字:赭黃

    英语:sienna

    意思:(赭黄,赭黄)

     1.土黄色。古代皇帝袍服以此色染之。
      ▶《北史•綦母怀文传》:“怀文曰:‘赤,火色;黑,水

  • 焚香

    读音:fén xiāng

    繁体字:焚香

    英语:cense

    意思:
     1.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酾酒,复道焚香。”
      ▶宋·王谠《唐语林

  • 朝阳

    读音:zhāo yáng

    繁体字:朝陽

    短语:

    英语:facing sun

    意思:(朝阳,朝阳)
    I

     1.山的东面。
       ▶《诗•大雅•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