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晚望嵩亭有怀》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意思:这地方又愁没有打算住,一竿什么地方是因依。

出自作者[唐]罗邺的《夏晚望嵩亭有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湖上亭高对翠微的景色中,对云水、白鸟、青蝉等自然景物的欣赏和感慨。 首句“正怜云水与心违”,表达了诗人对云水和他内心的违和,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而“湖上亭高对翠微”则描绘了湖上的美丽景色,亭子高耸,翠微环绕,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尽日不妨凭槛望”表达了诗人对湖上景色的喜爱,他愿意整天倚着栏杆欣赏美景。然而,“终年未必有家归”则表达了他的无奈和迷茫,他可能长期在外,无法回家,或者即使回家,也并不感到满足。 “青蝉渐傍幽丛噪”和“白鸟时穿返照飞”这两句描绘了湖上的生动景象,蝉在幽静的丛林中鸣叫,白鸟在夕阳中飞翔,这些都为画面增添了生动和活力。 最后,“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迷茫,他在这里欣赏美景,却无法在这里停留,他需要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亭高对翠微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云水、白鸟、青蝉等自然景物的欣赏,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迷茫和无奈。这首诗的文字优美,画面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此地

    读音:cǐ dì

    繁体字:此地

    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冲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抗战十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因依

    读音:yīn yī

    繁体字:因依

    意思:
     1.倚傍;依托。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宋·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词:“南云雁少,锦书无箇因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