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潞守欧阳叔弼召登鼎轩暑饮》 玉粲消忧思眺听,本初持饮涤烦蒸。

玉粲消忧思眺听,本初持饮涤烦蒸。

意思:玉塞消忧愁眺望听,本刚刚拿水涤烦蒸。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潞守欧阳叔弼召登鼎轩暑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观赏景色时,借景抒怀之作。首联写景,描绘崇轩之所见的景象,颔联写作者消忧思、涤烦蒸的举动,颈联写作者在亭中所见之景,以及金乌、铜壶、碧碗等物,尾联则抒发作者对喜公的敬爱之情。 首句“崇轩写物体模分,爽拔风携颢气升。”描绘出一幅清朗明净的画面,轩阁中的人仿佛能感受到风携带着颢气升腾。这里的“体模分”形象地描绘出崇轩之所见的景象,而“爽拔”则表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颔联“玉粲消忧思眺听,本初持饮涤烦蒸。”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亭中消忧思、涤烦蒸的举动。这里的“玉粲”指的是晶莹剔透的美玉,象征着亭台之美;“消忧思”表达了作者在亭中忘却烦恼,放松心情;“眺听”则描绘出作者在亭中远眺、倾听的情景。而“本初持饮涤烦蒸”则表达了作者在亭中饮茶以涤烦的心情。 颈联“金乌不转铜壶箭,碧碗时分玉井冰。”描绘了亭中所见之景以及金乌、铜壶、碧碗等物。这里的“金乌不转铜壶箭”指的是太阳不再转动,而铜壶中的箭却仍然指向正午,形象地描绘出亭中时间的流逝;“碧碗时分玉井冰”则表达了作者在亭中品尝井冰的惬意之情。 尾联“每见喜公如玉雪,更因执热服吾膺。”表达了作者对喜公的敬爱之情。这里的“喜公如玉雪”形象地描绘出喜公的清雅气质;“执热服吾膺”则表达了作者在酷热中感受到的清凉之意,同时也暗含着对喜公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景抒怀,通过描绘崇轩之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亭中所感受到的清新脱俗、惬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喜公的敬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崇轩写物体模分,爽拔风携颢气升。
玉粲消忧思眺听,本初持饮涤烦蒸。
金乌不转铜壶箭,碧碗时分玉井冰。
每见喜公如玉雪,更因执热服吾膺。

关键词解释

  • 玉粲

    读音:yù càn

    繁体字:玉粲

    意思:谓晶莹如玉。
      ▶汉·杨修《神女赋》:“华面玉粲,韡若芙蓉。”
      ▶宋·黄机《霜天晓角•梅花》词:“玉粲冰寒,月痕侵画阑。”
      ▶元·吴师道《送人贡粳米之京》诗:“

  • 本初

    读音:běn chū

    繁体字:本初

    意思: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
      ▶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
      ▶清·魏源《偶然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

  • 忧思

    读音:yōu sī

    繁体字:憂思

    英语:be worried

    意思:(忧思,忧思)
    忧虑;忧愁的思绪。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 消忧

    读音:xiāo yōu

    繁体字:消憂

    意思:(消忧,消忧)
    消解愁闷。
      ▶《艺文类聚》卷七四引汉·马融《樗蒲赋》:“伯阳入戎,以斯消忧。”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 烦蒸

    读音:fán zhēng

    繁体字:煩蒸

    意思:(烦蒸,烦蒸)
    闷热。
      ▶隋·李德林《夏日》诗:“夏景多烦蒸,山水暂追凉。”
      ▶宋·司马光《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夫子寓官舍,无术逃烦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