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意思:往往公文空闲,相互鼓励强为欢。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写宦途艰难,抒发自己不愿逢迎拍马,随波逐流,而甘于清苦自守,恋月爱山眷念乡土的情怀。 首联“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低腰敛手,谨慎处世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颔联“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作者在官场中初试身手,才深感做官的艰难。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初涉官场,不适应官场规矩,深感其难。 颈联“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描述了官场的繁忙和宦途的衰落。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生活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他与友人在月夜共同宿营,在晴天一起欣赏山水,体现了他的自然情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乡土的眷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清廉自守,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白马晓踏雪,渌觞春暖寒。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相劝

    读音:xiāng quàn

    繁体字:相勸

    短语:劝导 规劝 告诫 劝说 劝戒 劝 规 劝告 劝诱 箴 奉劝 劝诫

    英语:offer advice

    意思:(相

  • 往往

    读音:wǎng wǎng

    繁体字:往往

    短语:反复 数 勤 高频 三番五次 迭 亟 屡次三番 频 累 屡屡 屡次 屡 多次 再三 累累

    英语:often

  • 簿书

    读音:bù shū

    繁体字:簿書

    意思:(簿书,簿书)

     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
      ▶《周礼•天官•小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汉·郑玄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
      ▶宋·苏轼《谢秋赋试官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