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意思:帆得我风送,春季逢谷雨晴。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镜湖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描绘了诗人对镜湖的独特感受,镜湖的水清澈见底,一览无余,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一描述,展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虽然不识鲈鱼的味道,但却能领会与鸥鸟之间的情感,这表现出他对自然生物的尊重和欣赏。 颔联“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镜湖时,顺风而行的惬意场景。春天逢到谷雨晴天,景色宜人,为诗人提供了美好的游览环境。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游览的地点,将要探访夏禹的洞穴,偶尔也会背离越王的古城,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索和好奇。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描述了诗人结交的朋友和他们的才华。这里的“包子”和“贺生”是两个有才华的人,诗人通过他们来表达自己的友情和对他们的赞赏。 最后,“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诗人以醉酒后的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借此机会向同样有才华的人发出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览镜湖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探索和好奇,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谷雨

    读音:gǔ yǔ

    繁体字:穀雨

    英语:grain rain

    意思:(谷雨,谷雨)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十九、二十或二十一日。谷雨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前增加,有利作物生长。
      ▶

  • 樵风

    引用解释

    《后汉书·郑弘传》“ 郑弘 字 巨君 , 会稽 山阴 人” 李贤 注引 南朝 宋 孔灵符 《会稽记》:“ 射的山 南有 白鹤山 ,此鹤为仙人取箭。 汉 太尉 郑弘 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 弘 还之,问何所欲, 弘 识其神人也,曰:‘常患 若邪溪 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后因以“樵风”指顺风、好风。 唐 宋之问 《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