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堂》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意思:招徕采石上游月,照彻庐山外天。

出自作者[清]毛德琦的《读书堂》

全文创作背景

《读书堂》是**清代文人毛德琦**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具体的情境有关,可能描述了诗人在读书堂中静心研读,感受自然的和谐,从而抒发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该诗的背景和意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
蜀笺曾寄到浔阳。
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
岂易巢松留此地,何难吏隐卜他年。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
作者介绍 包融简介
毛德琦,生卒年月不详,号心斋,清代浙江鄞县人,康熙五十三年任星子知县。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匡庐

    读音:kuāng lú

    繁体字:匡廬

    意思:(匡庐,匡庐)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

  • 照彻

    引用解释

    1.透明晶莹。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又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潢流汪洋,碧玉照彻。”

    2.犹照亮。谓使光明透过黑暗而遍照。 巴金 《雨》三:“他们有什么力来照彻这个黑暗世界呢?”

    读音:zhào chè

  • 招来

    读音:zhāo lái

    繁体字:招來

    意思:(招来,招来)
    见“招徕”。

    解释:1.见\"招徕\"。

    造句:骄傲的人给自己招来悲哀。对你招来的

  • 采石

    读音:cǎi shí

    繁体字:埰石

    意思:
     1.有彩色花纹的石头;宝石。
      ▶《山海经•西山经》:“騩山,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
      ▶郭璞注:“采石,石有采色者。”
      ▶明·李时珍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