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无题一章》 早晚听潮催事非,一訇一默惘难违。

早晚听潮催事非,一訇一默惘难违。

意思:早晚听潮催事情不是,一个震动一默惑难违。

出自作者[近代]汪精卫的《无题一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早晚听潮催事非,一訇一默惘难违》,是一首七言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联“早晚听潮催事非,一訇一默惘难违”,通过描绘早晚听潮的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以及面对这些变化时的无奈和迷茫。其中,“催事非”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事情的不可逆转,“一訇一默”则表达了面对变化时的沉默和无奈。 颔联“鬼厨慷慨牛刀滞,冥纸张扬马屁飞”,通过描绘厨师的刀法和冥纸的飘飞,表达了世事的复杂和虚伪。其中,“鬼厨”和“牛刀”分别代表了世事的复杂和荒诞,“慷慨”和“滞”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世事的虚伪和不真实。而“冥纸张扬”和“马屁飞”则进一步描绘了虚伪和欺骗的场景。 颈联“殁节尝哀颁圣盗,活生每祭益牺肥”,通过描述古代的节气和祭祀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其中,“殁节”和“活生”分别代表了过去和现在,“哀”和“益”形成了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悼和对现实的批判。“圣盗”和“牺肥”则分别代表了道德和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尾联“徒栽香火焚高器,太史夷犹书不归”,通过描绘香火的燃烧和高器的焚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其中,“徒栽香火”和“太史夷犹”分别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书不归”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通过对场景、人物、历史和未来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思考深入,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早晚听潮催事非,一訇一默惘难违。
鬼厨慷慨牛刀滞,冥纸张扬马屁飞。
殁节尝哀颁圣盗,活生每祭益牺肥。
徒栽香火焚高器,太史夷犹书不归。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关键词解释

  • 早晚

    读音:zǎo wǎn

    繁体字:早晚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
     1.早晨和晚上。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