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凉小酌》 弄云初月光犹淡,出水新荷绿未深。

弄云初月光犹淡,出水新荷绿未深。

意思:或者说当初月光也淡淡,从水新荷绿未深。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晚凉小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城头暮角送阑暑,倚槛顷之风满襟》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通过对城头暮角、风、山、落日、木、云、荷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淡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城头暮角送阑暑,倚槛顷之风满襟”,描绘了城头暮角响起,送走了夏日的暑气,作者倚着栏杆,一阵风扑面而来,充满了襟怀的情景。其中,“暮角”点明时间,暮色中的号角声富有情感,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送阑暑”表达了暑气的消散,“风满襟”则描绘了风的力度和带给人的清凉感,这些都构成了诗中的视觉和触觉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去鸟渐迷山落日,鸣蝉忽静木垂阴。”这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象,鸟儿渐渐迷失在山头落日的景色中,鸣蝉忽然安静下来,随着树木垂下阴影。这里,“渐迷”、“忽静”等词语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景象变得富有情感和动态感,同时“木垂阴”等描绘也为画面增添了色彩和细节。 “弄云初月光犹淡,出水新荷绿未深。”这两句描绘了月光在玩弄云朵时的柔和与淡雅,以及新出的荷叶在池塘中绿意尚未浓郁的景象。月光、云朵、荷叶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最后,“萧散晚凉君解否,一杯寻见古人心。”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晚凉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在晚风中寻找到一份宁静和古意的情感。其中,“解否”一词带有一点疑问和期待,为诗句增添了情感色彩。而“寻见古人”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淡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句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此外,诗句中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古代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头暮角送阑暑,倚槛顷之风满襟。
去鸟渐迷山落日,鸣蝉忽静木垂阴。
弄云初月光犹淡,出水新荷绿未深。
萧散晚凉君解否,一杯寻见古人心。

关键词解释

  • 出水

    读音:chū shuǐ

    繁体字:出水

    英语:effluent

    意思:
     1.水自内出。
      ▶汉·王充《论衡•吉验》:“伊尹且生之时,其母梦人谓己曰:‘臼出水,疾东走。勿顾。’明旦视臼出水

  • 月光

    读音:yuè guāng

    繁体字:月光

    英语:moonlight

    意思:
     1.月亮的光线,是由太阳光照到月球上反射出来的。
      ▶《诗•陈风•月出》“月出皎兮”毛传:“皎,月光也。”

  • 初月

    读音:chū yuè

    繁体字:初月

    英语:crescent (moon)

    意思:
     1.新月。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
      

  • 淡出

    读音:拼音:dàn chū

    淡出的解释

    1、影视片的画面由清晰明亮逐渐变得模糊暗淡,以至完全消失,是摄影方法造成的一种效果,表示剧情发展中一个段落的结束。2、比喻逐渐退出(某一领域、范围):淡出演艺界|淡出社会活动。

    词语分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