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松》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意思:半依岩上靠在云端,独上亭亭耐受寒冬。

出自作者[宋]李师中的《咏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语言,表达了一种坚韧、耐寒、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感慨。 首句“半依岩岫倚云端”描绘了山岩的峻峭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高远、神秘的感觉。这句诗中的“半依”和“倚”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山岩的陡峭和云雾的飘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坚定。 “独上亭亭耐岁寒”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坚韧、耐寒的精神风貌。这里的“亭亭”可以理解为高耸挺拔的意思,而“耐岁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寒冷的抵抗力,暗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 第三句“一事颇为情节累”,这里的“一事”可以理解为一件事情,而“情节累”则表达了这件事情对于诗人来说非常重要,甚至成为了他的负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件事情的执着和坚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 最后一句“秦时曾作大夫官”,是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感慨。这句诗提到了秦朝的大夫,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感慨。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淡泊,暗示了他对于名利的超脱。 整首诗以简洁的意象和语言,表达了一种坚韧、耐寒、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感慨。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作者介绍
李师中,宋州楚丘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词存《菩萨蛮》一首。

关键词解释

  • 亭亭

    读音:tíng tíng

    繁体字:亭亭

    短语:最高 危 峨 参天 嵩

    英语:erect

    意思:
     1.高耸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干云雾而

  • 倚云

    读音:yǐ yún

    繁体字:倚雲

    意思:(倚云,倚云)
    靠着云。形容极高。
      ▶唐·宋之问《奉和幸三会寺应制》诗:“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听。”
      ▶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

  • 岁寒

    读音:suì hán

    繁体字:歲寒

    英语:cold season in a year

    意思:(岁寒,岁寒)

     1.一年的严寒时节。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 岩岫

    读音:yán xiù

    繁体字:岩岫

    解释:1.山洞。 2.峰峦。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