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二首》 世道方凭藉,云胡不憗遗。

世道方凭藉,云胡不憗遗。

意思:社会正凭借,为什么不慭遗。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又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世道的变迁和个人在其中的地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道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在世道变迁中的无奈和无力感。 首句“世道方凭藉,云胡不憗遗”中,“世道”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状况,“方凭藉”暗示了世道的动荡和不稳定性。而“云胡不憗遗”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道变迁的无奈和无力感。 “重如镇乔岳,宽可纳须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道稳定性的认识。他认为世道就像一座大山,稳固而重要,同时也像一个大空间,可以容纳各种事物。这里既有对世道稳定性的肯定,也有对世道复杂性的认识。 “鸱阁开无日,蟆陵窆有期”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世道变迁的预期。他认为像鸱阁、蟆陵这样的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命运,这暗示了世道的变迁和不确定性。 最后,“嗟余衰久矣,告第乏雄辞”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他感叹自己已经衰老了,无法写出雄壮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道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在世道变迁中的无奈和无力感。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世道的肯定,也有对未来的预期,同时也对自己的反思和批评。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道方凭藉,云胡不憗遗。
重如镇乔岳,宽可纳须弥。
鸱阁开无日,蟆陵窆有期。
嗟余衰久矣,告第乏雄辞。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云胡

    读音:yún hú

    繁体字:雲衚

    意思:为什么。
      ▶《诗•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毛传:“胡,何。”
      ▶郑玄笺:“思而见之,云何而心不说?”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四:“云胡自芜秽,反受众形役!”

  • 凭藉

    读音:píng jiè

    繁体字:憑藉

    意思:(凭藉,凭借)
    亦作“凭籍”。亦作“凭借”。
     依靠,依赖。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凭藉涓流,方成川甽。”
      ▶南朝·梁·沈约《恩倖传论》:

  • 世道

    读音:shì dào

    繁体字:世道

    短语:世界

    英语:the manners and morals of the time

    意思:
     1.人世间的道路。指纷纭万变的社会状

  • 胡不

    读音:hú bù

    繁体字:衚不

    意思:何不。
      ▶《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苟必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