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意思:青山一整天寻找黄绢,沧海一年梦见绛纱。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甘露寺感事贻同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描绘了作者在长安路途遥远,只能随渔艇独处天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孤独、无奈的情感。 颔联“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描绘了作者在天涯海角寻找黄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沧海经年梦绛纱”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颈联“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决心和信念,即无论环境如何艰难,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报答恩情。但是,由于环境的压力和现实的困难,作者感到报恩无处发先华,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无助。 尾联“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与同出膺门的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
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经年

    读音:jīng nián

    繁体字:經年

    英语:year in year out

    意思:
     积年;多年。亦泛指历时久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

  • 沧海

    读音:cāng hǎi

    繁体字:滄海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the sea

    意思:(沧海,沧海)

     1.大海。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 尽日

    读音:jìn rì

    繁体字:儘日

    英语:whole day; all day; all day long

    意思:(尽日,尽日)
    终日,整天。
      ▶明·陈子龙《南乡子》词:“尽日对红颜,画

  • 绛纱

    读音:jiàng shā

    繁体字:絳紗

    意思:(绛纱,绛纱)

     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韦应物《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绛纱。”
      ▶明徐渭《忆潘公》诗之二:“帐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