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唐寅徐祯卿(亦有张灵)》 浊世二三子,厌弃犹为人。

浊世二三子,厌弃犹为人。

意思:乱世你们,还被人厌弃。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梦唐寅徐祯卿(亦有张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学问和道德的追求,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和对自我成长的坚定信念。 首联“唐生白虹宝,荆砥夙磨磷。”中,“唐生”是对某人的敬称,意为某人的学问高深,“白虹宝”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荆砥”则象征着磨砺和砥砺前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某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与某人一样,也在磨砺自己的过程中。 颔联“江河鲲不徙,鲁野遂戕麟。”则引用了古代的典故,表达了对道德和学问的追求永无止境,如同江河之水,永不停止。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德和学问的珍视,如同对待稀有的动物一样。 接下来的几联,“徐子十□周,邃讨务精纯。”“遑遑访魏汉,北学中离群。”等,都是对学问和道德的深入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道德的坚守。 “兹涂无尔我,相泯等一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是无分你我,只有共同追求真理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昔亦念张儒,犹能逐冥尘。”这句则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过去有过迷茫和困惑,但只要坚持追求真理,就能像张儒一样,最终能驱散迷雾,达到真理的彼岸。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学问和道德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成长的坚定信念。它提醒我们要不断磨砺自己,追求真理,坚守道德,无论身处何处,都要保持对真理的热爱和对道德的坚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唐生白虹宝,荆砥夙磨磷。
江河鲲不徙,鲁野遂戕麟。
徐子十周,邃讨务精纯。
遑遑访魏汉,北学中离群。
伊余守初质,温故以知新。
谁出不由户,貌别情还均。
浊世二三子,厌弃犹为人。
相逢靡幽明,隔域岂不亲。
兹涂无尔我,相泯等一真。
昔亦念张儒,犹能逐冥尘。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二三子

    解释

    二三子 èrsānzǐ

    [all of you] 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引用解释

    犹言诸君;几

  • 浊世

    读音:zhuó shì

    繁体字:濁世

    短语:人间 人世 尘 红尘 世间 尘世 江湖 阳间 凡

    英语:chaotic times

    意思:(浊世,浊世)

  • 厌弃

    读音:yàn qì

    繁体字:厭棄

    英语:detest and reject

    意思:(厌弃,厌弃)
    厌恶而嫌弃。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况陛下承丕业之余庆,握皇图而援箓,万方同轨

  • 二三

    读音:èr sān

    繁体字:二三

    意思:
     1.谓不专一;反覆无定。
      ▶《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传:“二三,言不一。”
      ▶《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

  • 为人

    读音:wéi rén

    繁体字:為人

    短语:人头 质地 格调 品质 人 灵魂 人格 人品

    英语:humanness

    意思:(为人,为人)

     1.做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