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

意思:四海都流泪,三军何不奋不顾身。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全文创作背景

张元干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的创作背景是: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元干寓居福建永福县时,写了一组《感事》诗,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对南宋朝廷的苟安和投降政策进行揭露和谴责,表现了对民族前途的忧虑。这组诗共四首,《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淮上(今江苏北部一带)所见到的国家残破、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南宋朝廷软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综上所述,张元干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的创作背景是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南宋朝廷投降政策的不满和愤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
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
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流涕

    读音:liú tì

    繁体字:流涕

    英语:shed tears

    详细释义:流泪。形容悲伤的样子。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小娥再三

  • 三军

    读音:sān jūn

    繁体字:三軍

    英语:army;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

    意思:(三军,三军)

     1.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

  • 四海

    读音:sì hǎi

    繁体字:四海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the four seas

  • 奋身

    读音:fèn shēn

    繁体字:奮身

    意思:(奋身,奋身)
    谓奋力投身于某一活动。
      ▶《后汉书•班超传》:“平陵人徐干素与超同志,上疏愿奋身佐超。”
      ▶宋·苏轼《张仲可左班殿直制》:“尔能奋身,以除民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