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楼尚书》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意思:如果听到百姓生病想吃药物,可以忍受饥荒没有稻谷。

出自作者[宋]释宝昙的《送楼尚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感谢皇恩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愿为朝廷效力的感激之情。 首联“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借用了“九关虎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敬畏之情。鹓鹭是古代的一种鸟,常用来比喻朝官,这里借指朝廷官员。作者希望朝廷能够给予他机会,让他能够为朝廷效力。 颔联“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向往和渴望为朝廷效力的心情。刚风,在这里象征着刚毅、勇猛的精神,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风一样勇往直前,为朝廷效力。 颈联“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朝廷效力,做出贡献的决心。抹月批云,形容写作或做事非常辛苦,这里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朝廷做出贡献的决心。 尾联“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朝廷效力,等待朝廷的召唤和重用的决心。未央,是汉代宫殿名,这里也象征着朝廷。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朝廷效力,做出贡献的决心。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
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与易表里,九师三传俱亡羊。
人言夫子身九尺,我谓椽笔聊相当。
斯文岂不妙一世,如御琴瑟思更张。
大夫人今八十六,百拜上赐千秋觞。
朱旛皂盖映华发,鼓舞万籁为笙簧。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

关键词解释

  • 药石

    读音:yào shí

    繁体字:葯石

    英语:medicines and stone needles for acupuncture

    意思:(药石,药石)

     1.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

  • 民病

    读音:mín bìng

    繁体字:民病

    意思:民众的苦难。
      ▶《周礼•地官•司救》:“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
      ▶宋·张孝祥《与胡帅书》:“孝肃公一代伟人,名盖夷虏,其忠言嘉谟,既已

  • 稻粱

    读音:dào liáng

    繁体字:稻粱

    意思:稻和粱,谷物的总称。
      ▶《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史记•礼书》:“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
      ▶南朝·宋·鲍照《野鹅赋》:“空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